close

IMG_3024.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m2ZsRv3C8  (可以的話請聆賞)

 

每當我闔上雙眼聽著這首優美如詩篇的琴曲,就會想起大約四年前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時的心情。當時正是年少時期的十七歲,正值由冬轉春的交界,有時候心情就會沒來由地開始烏雲密布,一股發自內心的無助徬徨感就這樣冒出來,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了什麼事情在苦惱。

 

這是蕭邦的第四號即興曲─幻想(Fantasie)

 

或許你曾經聽過,這是蕭邦最膾炙人口的其中一首代表作,理由是它幾乎兼具了蕭邦作品的所有特色。包含優美至極的旋律,善於表達細膩的情感,還有需要精湛高超的琴技才能完美駕馭。

 

高貴、典雅卻又讓人感受到一種無形、急促的窒息感,多處旋律在前半段的樂句告訴你前途一片光明,但又在下一句暗示你即將步入黑暗,不斷重複著這個動作,峰迴路轉、纏綿悱惻。

 

這首作品的演奏難度很高,因為從頭到尾都在考驗演奏者的水平,一刻都不能鬆懈。以技巧性來看,手指必須夠靈活,因為旋律的速度相當快,也可以說這首曲子的"音符密度"很高,到處都是密集的上行下行琶音,不只要快而且要精準且平均,不能讓人聽了像是走在有坑洞的道路上,節奏也必須掌握好,因為有趣的是右手的旋律是十六分音符,而左手的伴奏卻是三連音系統,對於剛開始練習的人應該會很不習慣,必須兩手同時抓到每一拍的拍點上。

 

除此之外還考驗手指的獨立性,在一連串繁雜的音符之中必須將主旋律凸顯出來,舉例來說,同樣的音符組成看似相同的樂句,但重音已從拇指換至最沒力的小指(若仔細聽應該不難發現影片0:300:45,主要旋律前後差了八度)。最後就是手臂的耐力,如果不能將手臂的力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到琴鍵上,彈到一半時手就會痠到不行。

 

這世上頂尖的鋼琴家們肯定都能掌握到這些高超的要領,因此在這種前提下,把各個演奏家拿來比較的要點就不太一樣了,因為除了外在的要領之外,有時候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層面,詮釋的方式因人而異。我也試著比較過,李雲迪彈的一直以來都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舉個例子,不妨拿紀辛(Evgeny Kissin)的版本來互相比較一下樂曲的第一段。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oA6s6YGVg)

 

先講李雲迪的部分,在開頭一連串密集的迴旋旋律中,以一種輕巧而迅速的方式開始,他在敲擊琴鍵的方式像是"打了就跑",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進入下個音符,整段旋律之間沒有任何空隙,如絲綢滑過手掌般的綿密;若以微觀角度來看每個音符之間,卻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清澈俐落。在聽者還無法完全進入情境的狀況下,轉瞬間第一段旋律彷彿已經在一場氣勢磅礡的暴雨之下斷然結束了。

 

我覺得紀辛把這段樂曲詮釋得太過明亮了,因為他的音色本來就很有穿透性,在這裡他是把每個音彈得相當飽滿,因此每個音聽起來是開朗的。我認為這樣的情緒對於這首曲子不太適合,反倒像是某部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強而有力的開始。比起李雲迪這種悄悄開始匆匆結束的一氣呵成,紀辛投入很多的外在情感在裏頭,多處旋律忽快忽慢像在吊胃口一般,不如李雲迪來得乾脆。

 

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端看每個人希望這首曲子用哪種方式被呈現出來而已,沒有對錯。

 

而樂曲中段像是曇花一現的美夢,夾在前後兩段相似的急促段落中,給人有無限的美好遐想。但這段美夢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再度返回前半段有如喪心病狂的憂鬱情節,最後平靜安祥地結束了整首樂章。

 

整首樂曲散發出迷人的奇幻感與不確定性,像是透過一層薄霧瞻仰著短暫且不切實際的夢境。

 

這部作品還有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這部作品完成於1834年,但一直到蕭邦死後的幾年才被拿出來出版,原因是蕭邦本人並不希望這首作品被公諸於世,甚至一度打算丟進火爐裡燒掉。至於細節就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為主旋律與某位音樂家所寫的即興曲結構太過相似,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一段下行琶音和貝多芬的月光第三樂章最後一模一樣(所有音符都完全一樣)

 

但無論如何,如果當時蕭邦真的狠下心來毀掉這部作品,這首膾炙人口的傑作就要永遠被埋沒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蕭邦 piano chopin
    全站熱搜

    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