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過這段旋律:

 

 

 

這首在1902年誕生的曲子「The Entertainer」已經在全世界達到無人不曉的境界了。縱使旋律人人朗朗上口,它的作者恐怕就沒這麼多人知道了。為了幫他平反一下,加上前陣子本人開始喜歡他的曲子的緣故,算是為了致敬,遂隨筆寫了一些小心得。

 

小弟不才,內容若有誤請鞭小力點並予以指正,感謝!

 

有趣的是,這首曲子在剛問世的時候並不比現在的高人氣,是直到1970年代散拍音樂復興之後才迅速風靡全球。反而當年真正讓Scott Joplin一舉成名的名作是1899年的「Maple Leaf Rag」,也是他的創作中我最喜愛的一首:

 

用球代替手指來呈現好像更生動了。

 

雖然過了一百多年,它的名氣已被The Entertainer大幅追過,現在聽過它的人可能也沒那麼多了,但在散拍音樂史上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奠定了散拍音樂的基礎模式。

 

不知道如果閉上雙眼聽,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不是一群黑人聚在破舊的小酒館裡,開心且大聲聊著天、喝酒,有的人在跳舞,有人在彈琴?

 

 

散拍(Ragtime)

 

一種起源於美國19世紀末的一種音樂形式,流行於美國南方黑人社交圈。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節拍上大量使用切分音

02  

 

與爵士(Jazz)音樂風格相似,但和爵士樂最大的不同在於,散拍幾乎不存在即興演奏成分(Improvisation)。在20世紀初爵士樂發展迅速之下,散拍音樂逐漸沒落,直到1970年代才又開始受到大量關注。

 

由於Scott Joplin的散拍音樂作品之多,影響力之深,而有散拍之王(King of rag time writers)之稱號。

 

他的作品總是洋溢著歡樂正面的氣氛,是我喜歡他的作品的最大原因。主旋律之重音與伴奏重拍時常交錯,非常有節奏感。使用的和弦大部分都是簡單的三和弦和屬七和弦,在相鄰的幾個調之間轉換而已,沒有複雜的和弦變化,所以音樂聽起來有一種「單純」的感覺。雖然單純,聽起來還是相當有新鮮感,旋律不會過於乏味。

 

由於創作都屬於散拍作品,加上作品之間在伴奏、旋律模式、樂曲結構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也是他的作品聽起來的感覺大致上都不會差太多的原因。

 

伴奏模式大同小異,最常出現的就是強拍由八度根音組成、弱拍由和弦組成的經典模式。

04  

 

 

前奏:大部分的前奏模式都一樣,先由八度音的一小段旋律作開頭,最後時常加上主調的五級和弦。

01    

 

 

樂曲結構:AABBACCDD

事實上我沒有認真整理過每一首曲子,也不確定是不是他的曲子都採用這種結構模式,只能說大致看下來大部分是如此。通常每一主題會反覆一次,再進入下一主題,在進入第三主題(C)前再重複一次第一主題(A)

 

轉調:通常發生在第三主題(C),而且常轉入主調的下屬調。有時候會在第四主題(D)轉回主調,有時候並不會。

The EntertainerC F C

Maple Leaf RagAb Db Ab

Searchlight RagBb Eb

 

我覺得轉調是整首曲子的精華,每次聽到轉調的時候,眼睛會為之一亮,好像整首曲子來到了新世界一樣,轉得好的話能將音樂帶入更高的層次。我非常喜歡Maple Leaf Rag的第三主題,在我看來轉入降D大調之後才是整首曲子的高潮。

 

我一定要來講一下Searchlight Rag這首曲子,除了因為我自己很喜歡之外,因為它是2002年遊戲「模擬樂園2(RollerCoaster Tycoon 2)」的配樂。之前因為懷念跑去開了一下這個遊戲,聽到這首配樂的時候我就不斷懷疑這是出自Scott Joplin之手,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非常相似,所以我就開始尋找答案,事實果然不出所料:

 

如果你有玩過這個遊戲,是否也覺得有些懷念?

 

 

在演奏這類的曲子時,會比古典音樂輕鬆很多的地方是沒有太多細膩的技巧,以及細節的變化,能把音彈對就已經差不多了,但我認為這也是最困難的地方,而且這些曲子對於手掌較小的人不太友善。剛才提過,左手伴奏動輒就是八度音,旋律的八度音雖然沒有伴奏這麼多,但還是很常出現。伴奏的強拍與弱拍之間有時距離很遠,因此能在同時看好兩隻手的條件下,左手來回跳到對的位置上就顯得有點考驗技巧。

03  

在這種和弦豐富的曲子裡,不太會有一整段旋律或伴奏全是單音的時候,從頭到尾不太有可以讓手休息的時間,因此兩手的每根手指時常都呈現在持續活動的狀態中。如果不幸手又小的話,彈起來或許會更吃力。

 

另外還有一點和古典鋼琴曲不一樣的地方是,如同爵士樂這種黑人音樂的鋼琴部份,通常在音準上不會特別講究,甚至在稍微有點音不準的鋼琴上演奏,會更有味道。我認為這種音不太準而造成的拍音現象,能讓鋼琴聽起來有年代感,也與輕鬆歡樂的氣氛較為相襯,而不是如古典樂那般精緻高雅。

 

 

 

話說Scott Joplin的創作生涯也並非一路順遂,尤其在晚年時不斷遭遇瓶頸,最後也英年早逝了。

arrow
arrow

    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