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的從結束住宿生活之後真心覺得自己已經快被所有人遺忘了,為了感謝這群愛秀下限的朋友願意找我出來,我想還是在記憶開始衰退之前趕快把想寫的東西記錄一下。
這是第三次前進日本。三年前第一次跟著台灣高座會的台灣光榮歷史之旅永生難忘,以及一年半前的關西之旅也不遜色,這一次再度前往關西地區,和上次間隔不到兩年,加上有幾項景點重複,原本以為這次旅遊的新鮮感會少了很多。
我必須承認我當時的想法錯了。
或許可以說是因為旅遊方式大不同的關係,前兩次和家人跟著旅行團,這一次就是幾乎全程自助。所以總的來說,這次行程裡面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如何真正深入他們的生活日常」。
每次自從下了飛機之後,踏上大和領土,看到他們的文字、建築、人群,身心就會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好像被切換至另一種模式一樣,有一種被上了發條的緊繃感,熟悉的歸屬感慢慢消失,甚至深呼吸之後能從空氣中嗅出「日本的味道」。這種感覺不是很好形容,闔起雙眼用心體會才會跑出來。
再一次來到心斎橋、道頓堀,到了晚上一樣是人滿為患。這一次的自由行可以一洗之前的遺憾,上次跟團實在沒什麼時間逛街,只能在晚上八九點的時候眼睜睜看著商店街的店家一間一間拉起鐵門。除了逛街購物之外,這個地區的大型看板、店面、人潮,提供這個城市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我沒去過大阪環球影城,這次去了之後,不知道該說是推薦還是不推薦。這樣說 好了,就園內設施素質來看,絕對值得一去;不過如果你連買東西排隊花個十分鐘都不願意等的話,來這裡等於是自殺行為。順帶一提,為了其中一項設施我奉獻了三小時的人生給了它。雲霄飛車真的夠刺激,以前在模擬樂園遊戲裡面看到的135度角傾斜和背後發射模式,都在同一個晚上達成初體驗,但最大的代價始終還是排隊。
奈良和大阪城屬於這趟旅途中最具歷史文化意義的兩個景點,之前我也有幸拜訪過這兩個地方,現在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對日式傳統景色更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中奈良的東大寺建於西元八世紀,也就是說至今超過千年歷史。
有一個日本作家叫万城目学,他的其中三本著作被稱作「關西三部曲」,是分別以奈良、京都、大阪為背景的都市傳奇小說。共通點是故事主軸都圍繞著「文化傳承」的理念。
我個人最喜歡大阪的豐臣公主,以一場意外導致大阪國秘密被揭發而引發暴動,最後用濃厚的父子之情結束整個故事,這個故事也被拍成電影。因此這次到達大阪城天守閣下方的時候,不禁抬頭仰望,想像著故事裏頭燃燒成通紅的大阪城。
食物方面,踩到地雷的機會真的不會太大,價錢很高倒是真的,但是大部分都能讓人滿意。這一次吃到了所有我在日本想吃卻沒吃過的東西,拉麵、壽司、炸豬排、丼、日式早餐,之前來過兩次卻都無緣。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蘭拉麵,坐落在戎橋附近河畔邊。最令人感到新奇的應該是店內的動線規劃,無論是排隊、座位安排、點餐、付帳,全部都精心安排過,也因為這一切都太過於精心規劃,讓人覺得實在有點詭異。吃麵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座位前後左右方全部隔起來,搞得好像吃個麵見不得人一樣,不過仔細一想,這現象還真符合日本大都會中為了讓人能夠自在地在人群中不受干擾的服務精神和民族性。
還是不得不講一下語言的部分,自從上次來關西之後花了約一年的時間繼續研讀日文,拿到證書之後又荒廢了好長一段時間。這幾年來一直如此斷斷續續,卻從來沒有可以大量溝通的對象,也只是偶爾看個日劇,所以其實溝通能力一直都處在半殘的狀態,承襲台灣教育環境下學習語言的方式的後果就是聾啞日文。
覺得自己還是臉皮太薄了一點,開口之前顧慮太多,實在是學語言的大忌。雖然英語也可以通,但我儘量還是能用日語就用日語,可是有些句子從來沒講過的,必須在短時間內組織完成還真的沒那麼容易。不過其實我早就知道自己程度太差,倒是沒什麼好意外的,只不過比起之前來的時候進步了很多,看得懂和聽得懂的比率上升,就憑這一點來看還是很值得高興。
總之感謝這次行前幫忙安排行程的朋友,還有一路上大家的幫助,帶給我一輩子的回憶,花錢花到沒感覺。希望我殘破的日語能力有幫到一些忙,真正體會到培養一個語言能力到運用自如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輕鬆一下,當時在電車上看到這張告示的時候真的覺得非常有趣。
至於「チカン」是什麼,我不太想在這邊說,有興趣的自己查一下吧(笑)。
(終わり)
留言列表